首页/主页 > 新闻 > 市场 > / 财经深一度看期货如何助力黑龙江大豆产业稳健
财经深一度看期货如何助力黑龙江大豆产业稳健
2025-08-02 02:03

  

财经深一度看期货如何助力黑龙江大豆产业稳健发展

  在维维东北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的现代化车间里,全自动生产线高速运转,金黄的黑龙江大豆经过层层加工,变身为豆浆粉、豆奶粉等产品,畅销全国。车间外,企业管理者正密切关注着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行情,为下一季的原料采购制定策略。

  这一幕,正是黑龙江大豆产业在延链成群进程中,深度融合期货市场功能助力产业企业稳健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中国大豆看龙江”。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47%、45%。

  然而,产业规模壮大的同时,市场波动如影随形。近年来,大豆价格起伏加剧,如何锁定成本、保障利润,成为大豆加工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命题。

  “目前豆奶行业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企业多、产品多,市场购买力下降,企业面临较大压力。”维维东北公司总经理吴向阳坦言,同时,大豆占豆奶产品成本的比例超过40%,企业原料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面对挑战,该公司积极拥抱期货工具,助力企业锁定成本、指导采购、调整库存、管控风险。

  2024年,当期货市场预示大豆价格可能处于近几年低位时,维维东北公司在总公司指导下,果断提前集中采购了数万吨大豆,并通过套期保值操作锁定成本。

  “此外,我们还灵活运用基差点价方式,与贸易商进行采购合作,并依据期货价格走势动态调整库存水平,降低企业风险,提高经营利润。”吴向阳说。

  维维东北公司并非孤例,期货正日益成为黑龙江大豆产业抵御市场风浪的“压舱石”。

  在黑龙江省大豆协会会长唐启军看来,黑龙江大豆产业对期货市场的认知与利用,已整体进入“主动拥抱、理智运用、深度融合”的新阶段。大型加工贸易企业已逐步建立起成熟的套保体系,具备基差交易能力。

  2015年,大商所在黑龙江开展“保险+期货”试点。保险公司为农户提供价格保险或收入保险,保险公司再利用期货市场对冲风险,有效转移了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户收入下降的风险,保障了农户的种植收益,提高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据了解,黑龙江开展“保险+期货”试点以来,大商所已累计支持开展41个大豆项目,覆盖18个县区、7.25万户次,承保大豆现货量108.22万吨,累计赔付金额2.16亿元。

  2023年,大商所在“保险+期货”项目基础上,又创新推出了“银期保”种收专项项目,为大豆种植户提供了“从种到卖”全流程保障。

  截至2025年6月底,大商所在黑龙江共设置了14家交割库,覆盖黑河、齐齐哈尔、佳木斯、绥化等大豆主产地区。

  “期货交割库在便利我们参与期货市场、加强与上下游客户的黏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吴向阳说,交割库的布局,不仅便利了期现结合业务的开展,也提升了黑龙江在全国大宗粮食贸易流通体系中的枢纽地位。

  记者采访发现,期货及其衍生工具,已深度嵌入黑龙江大豆产业,通过价格发现功能引导种植与经营决策,风险管理功能为企业锁定成本利润提供“稳定器”,“保险+期货”模式为种植户抵御风险织就“防护网”……

  业内人士称,期货工具有效化解了农业生产“看天吃饭”和“谷贱伤农”的传统困境,同时平衡了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分配,形成了“风险转移、收益共享”的共赢格局,显著增强了大豆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记者刘羽佳)

免责声明
这些信息和出版物并不意味着也不构成TradingView提供或认可的金融、投资、交易或其它类型的建议或背书。请在使用条款阅读更多信息。
无论任何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