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主页 > 新闻 > 活动 > / 一篇“检讨”社论如何击破货币谣言
一篇“检讨”社论如何击破货币谣言
2025-07-29 17:25

  

一篇“检讨”社论如何击破货币谣言

  1942年秋,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排法”斗争拉开序幕,街头巷尾却弥漫着困惑与不安,各类谣言持续扩散。

  因对政策意义理解不足,加之汉奸特务的恶意挑拨,根据地部分群众出现了思想波动,抵触情绪暗流涌动。

  当政策推行遭遇曲解时,1942年7月,《大众日报》发出铿锵之声:“为了粉碎日伪的进攻,保护根据地金融的稳定,山东抗日根据地必迅速‘排法’。即将法币清除出根据地,建立单一北海币市场,增强根据地金融能力,消融日伪币倾销的冲击。”

  “敌人对我的货币进攻,不仅是为了捣乱我的货币市场,而且是为了毁灭我根据地,其严重性并不下于军事‘扫荡’。”1942年9月,《大众日报》发表社论《对敌货币斗争的初步检讨》,以“敌我动机对比”的辩证法,使群众看清“排法”斗争绝不是敛财而是救亡。这种认知重构,为北海币取代法币扫清了思想障碍。社论指出,贬低法币价格乃至停止使用法币,正是为了保卫法币,保卫根据地,保卫抗战利益与人民利益,呼吁群众自己不偷用法币,偷卖土产给敌人。同时,社论也深刻反思了工作中的不足。

  “东西贱了,日子更好过了,最近山东各根据地都产生了多年未有的好现象。”1944年7月1日,经济学家薛暮桥以大众日报的版面为阵地,发表专文《山东的北海票》。这篇文章系统阐述了北海币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稳定物价、支持生产、保障供给、对抗敌伪金融侵略中的核心作用,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一步论证了独立自主货币政策的正确性和必要性,极大地提升了干部、群众对北海币的信心和对金融斗争规律的认识。

  “深入宣传动员是一切工作的开路先锋,而正确的货币政策,则是打击敌人货币攻势的主力部队,我们有充分的信心与条件,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八十多年前《对敌货币斗争的初步检讨》的结语,至今铿锵有力。当硝烟中的山东抗日根据地以北海币筑牢战时金融防线时,那些承载着政策号令与必胜信念的铅字则织就了一张“信心之网”。

免责声明
这些信息和出版物并不意味着也不构成TradingView提供或认可的金融、投资、交易或其它类型的建议或背书。请在使用条款阅读更多信息。
无论任何交易